开庭公告
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

副标题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00-24:00
周六至周日 :0:00-24:00
 联系方式
客服热线:400-856-9268
邮箱:bjgylssws@126.com

直播间 30 万手镯竟是玻璃?法院这句话让商家倒赔百万!

直播间30 万手镯竟是玻璃?法院这句话让商家倒赔百万!

案情简介

在如今直播带货风靡的时代,各类商品都在直播间里展示销售。2024 2 月,李女士就被某直播间的一件商品深深吸引,那是一只标价高达 30 万元的 “缅甸冰种翡翠手镯”。直播间里,主播口若悬河,对这只手镯的品质、产地等进行了详细介绍,称其为天然 A 货,品质上乘,极具收藏价值。李女士心动不已,想着这手镯既可以自己佩戴,说不定还能作为一项不错的投资,于是果断下单购入。

可收到手镯后,李女士越看越觉得不对劲。手镯的质感、色泽等与直播间的展示似乎存在差异。出于谨慎,李女士决定对手镯进行复检。这一检,结果让她大为震惊,原本被宣传为天然缅甸冰种翡翠的手镯,经专业鉴定,竟然是经过酸洗填充处理的次品,根本不是什么高品质的天然翡翠,甚至材质有可能只是普通玻璃。

李女士立即联系商家,要求退款赔偿。然而,商家却以“直播间灯光存在色差,实际商品与展示效果有出入” 为由,拒绝了李女士的合理诉求,对商品的虚假宣传问题更是矢口否认。无奈之下,李女士决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裁判要旨】

法院在审理这起案件时,对关键证据和事实进行了严谨审查。法院原文指出:“被诉手镯经鉴定符合《GB/T 16552 - 2017》规定的‘处理翡翠’特征,与宣传的‘天然 A 货’存在本质差异,构成消费欺诈。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应按价款三倍赔偿。” 从专业鉴定报告来看,手镯的实际情况与商家在直播间的宣传完全不符,商家这种故意隐瞒商品真实情况、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关于消费欺诈的规定。

法院经过全面审理,最终全额支持了李女士退一赔三的请求。判决商家退还李女士30 万元货款,同时按照法律规定赔偿 90 万元,另外鉴定费用 1.2 万元也由商家承担,总计 121.2 万元。这一判决结果不仅为李女士讨回了公道,也给直播行业的商家和平台敲响了警钟,任何企图通过欺诈手段谋取利益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切实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市场的公平秩序。

北京贯赢律师认为

北京贯赢律师认为,本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电子证据固化

在这类直播购物纠纷中,电子证据的固化尤为重要。李女士的律师在处理案件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其一,使用区块链存证平台固定直播回放。这一平台具有不可篡改、可信度高的特点,重点截取了直播过程中主播关于“假一赔十”“专业鉴定” 等关键话术。这些话术在后续证明商家欺诈意图时起到了关键作用。其二,邀请公证员见证拆箱全程录像。公证员的介入保证了证据的合法性和客观性,从收到包裹到打开查看手镯的整个过程都被完整记录下来,为证明手镯收到时的状态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鉴定机构选择

选择合适的鉴定机构对于案件走向至关重要。李女士的律师避开了与商家可能存在合作关系的鉴定机构,单方委托省级以上检测中心进行鉴定。这样的检测中心具有权威性和专业性,其鉴定结果更具公信力。而且,检测项目全面,包含了红外光谱分析以及密度测定等关键项目。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可以准确判断手镯的材质成分,密度测定则能进一步辅助判断其是否为天然翡翠。全面且专业的检测项目,确保了鉴定结果能够精准反映手镯的真实情况。

(三)责任主体锁定

根据《电子商务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直播间运营者与商家承担连带责任。在本案中,直播间为商家提供了销售平台,对商品的宣传展示起到了推动作用,因此不能逃脱责任。若直播平台未尽到审核义务,对商家的资质、商品信息等审查不力,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也可追加为共同被告。这一法律规定旨在明确电商交易中的责任划分,全方位保障消费者的权益,让消费者在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更多的维权途径和责任承担主体可供选择。